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邮件、报刊传递频次、时限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22:39:26  浏览:813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邮件、报刊传递频次、时限规定

邮电部


邮件、报刊传递频次、时限规定
1993年5月15日,邮电部

一、邮政快件:
------------------------------------------------------------------------------------------------------
|局 别| 出 口 | 进 口 | 转 口 |
|------|----------------------------------------------|--------------------------|--------------|
|直辖市|支局、所11点、15点、20点(营业终了)前收|零点前到站的上午投递,11|比照出口时限要|
| |寄的,局内全部作业(包括支局所封发—市内 |点前到站的当天下午投递。 |求办理。 |
| |运输—分发—局站运输—转运作业完毕,至 | | |
| |赶发有效车前次)最大时限不超过5小时。 | | |
|------|----------------------------------------------|--------------------------|--------------|
|省会市| 同 上 | 同 上 | 同 上 |
|------|----------------------------------------------|--------------------------|--------------|
|地 市|支局、所11点、15点、20点(营业终了)前收| | |
| |寄的,局内全部作业(包括支局所封发—市内 | 同 上 | 同 上 |
| |运输—分发—局站运输—转运作业完毕,至 | | |
| |赶发有效车前次)最大时限不超过4小时。 | | |
|------|----------------------------------------------|--------------------------|--------------|
|县 市|在邮车开行前2小时收寄的全部封发交运。 |根据邮车到达时刻结合当地 | |
| | |实际情况确定投递时间。 | |
------------------------------------------------------------------------------------------------------
二、信函:
--------------------------------------------------------------------------------------------------
|局 别| 出 口 | 进 口 | 转 口 |
|------|------------------------------------------|--------------------------|--------------|
|直辖市|支局、所11点以前收寄的,局内全部作业(包|当天6点前到站的,当天下 |比照出口时限要|
| |括支)局所封发—市内运输—分发—局站运 |午投递;当天16点前到站的|求办理。 |
| |输—转运作业完毕,至赶发有效车次)最大 |次日上午投递。 | |
| |时限不超过10小时;20点(营业终了)以前| | |
| |收寄的,局内全部作业最大时限不超过14小 | | |
| |时。 | | |
|------|------------------------------------------|--------------------------|--------------|
|省会市|支局、所11点以前收寄的,局内全部作业(包|当天6点前到站的,当天下 | |
| |括支局所封发—市内运输—分发—局站运输 |午投递;当天16点前到站的| |
| |—转运作业完毕,至赶发有效车次),最大时 |次日上午投递。 | 同 上 |
| |限不超过10小时;20时(营业终了)以前收| | |
| |寄的,局内全部作业最大时限不超过12小 | | |
| |时。 | | |
|------|------------------------------------------|--------------------------|--------------|
|地 市|支局、所11点、20点以前(营业终了)收寄|当天7点前到站的,当天下 | |
| |的,局内全部作业(包括支局所封发—市内运 |午投递;当天17点前到站的| |
| |输—分发—局站运输—转运作业完毕,至赶 |次日上午投递。 | 同 上 |
| |发有效车次),最大时限不超过8小时。对每 | | |
| |天只有一个邮运频次的,局内全部作业最大 | | |
| |时限不超过5小时。 | | |
|------|------------------------------------------|--------------------------|--------------|
|县 市|在邮车开行前4小时前收寄的全部封发交 |根据邮车到达时刻结合当地 | |
| |运。 |实际情况确定投递时间。 | |
--------------------------------------------------------------------------------------------------
三、印刷品、包裹:
--------------------------------------------------------------------------------------------
|局 别| 出 口 | 进 口 | 转 口 |
|------|----------------------------------------|------------------------|------------|
|直辖市|当天收寄的,应于次日18点以前全部处理完|当天5点以前到站的,当天|比照进口时限|
|省会市|毕,交发计划车次。 |处理完毕,次日投递。 |要求办理。 |
|地 市| | | |
|县 市| | | |
--------------------------------------------------------------------------------------------
四、报纸
----------------------------------------------------------------------------------------------
|局 别| 出 口 | 进 口 | 转 口 |
|------|----------------------------------------|--------------------------|------------|
|直辖市|中央级和省级日报、周六报报社如数交齐于 |中央级、本省省级日报和周 |广播电视节目|
|省会市|邮局发报地点,在三小时内分发完毕交发当 |六报,当日5点以前到站的 |报确定交邮日|
|地 市|天有效车次,其它报纸于次日发运。 |当日上午投递。10点以前到|期时间后,以|
|县 市|本市出版的中央级、省级日报和周六报,在当|站的,当日下午投递。非上述|不影响订户使|
| |日六点以前如数交齐于邮局发报地点的,应 |指定报纸顺延一班。 |用为原则组织|
| |于当日上午投递;12点以前如数交齐于邮局| |分发作业和运|
| |发报地点的,当日下午投递。非上述指定的报| |递 |
| |纸顺延一班。 | | |
----------------------------------------------------------------------------------------------
五、期刊:
------------------------------------------------------------------------------------------------
|局 别| 出 口 | 进 口 | 转 口 |
|------|----------------------------------------|------------------------|----------------|
|直辖市|指定的几种期刊,在相关刊社当日如数交齐 |当日5点前到站的,当天分|指定期刊为 |
|省会市|于邮局发刊地点后,原则上当日分发和发运,|发处理完毕次日投递;5点|《求实》、《半月|
|地 市|其他期刊次日交运。 |以后到站的可顺延一天。 |谈》、《■望》三|
|县 市| | |种。 |
------------------------------------------------------------------------------------------------
六、国际函件:
--------------------------------------------------------------------------------------------------
|局 别| 出 口 | 进 口 | 转 口 |
|------|------------------------------------------|--------------------------|--------------|
|直辖市|支局、所11点以前收寄的,局内全部作业(即|当日6点前到站(港)的,次|11点以前到 |
| |支局所封发—市内运输—分发—局站运输— |日上午投递;当日16点前到|站(港)的,局|
| |转运作业完毕)最大时限不超过23小时;20|站(港)的,次日下午投递。|内全部作业最 |
| |点(营业终了)以前收寄的,局内全部作业最 | |大时限10小 |
| |大时限不超过25小时。 | |时;20点以前|
| | | |到站(港)的,|
| | | |局内全部作业 |
| | | |最大时限14 |
| | | |小时。 |
--------------------------------------------------------------------------------------------------

------------------------------------------------------------------------------------------------------
|局 别| 出 口 | 进 口 | 转 口 |
|------|----------------------------------|------------------|----------------------------------|
|省会市|支局、所11点以前收寄的,局内全 |当日6点前到站 |11点前到站(港)的,局内全部作 |
| |部作业(包括支局所封发--市内运 |(港)的,次日上午|业时限21小时;20点前到站 |
| |输--分发--局站运输--转运作业完 |投递;当日16时前|(港)的,局内全部作业时限25小 |
| |毕最大时限21小时;20点(营业终|到站(港)的,次日|时。但对寄件或寄自省内指定经 |
| |了)以前收寄的,局内全部作业最大 |下午投递。 |转局的进出转口函件,11点前到 |
| |时限不超过25小时。 | |站(港)的,局内全部作业时限10 |
| | | |小时;20点前到站(港)的,局内 |
| | | |全部作业时限12小时。 |
|------|----------------------------------|------------------|----------------------------------|
|地 市|国际邮件指定经转局:支局、所11 |国际邮件指定经转 |11点、20点前到站(港)的,局内|
| |点前收寄的,局内全部作业(包括支 |局:当日7点前到 |全部作业最大时限均为8小时。 |
| |局所封发--市内运转--分发--局站 |站(港)的,次日上|但属于国际邮件指定经转局(包 |
| |运输--转运作业完毕)最大时限17 |午投递;当日17点|括省内指定经转局)的地市局,11 |
| |小时;20点前收寄的,局内全部作 |前到站(港)的,次|点前到站(港)的,局内全部作业 |
| |业最大时限23小时。 |日下午投递。非国 |时限17小时;20点前到站(港) |
| |非国际邮件指定经转局:按国内地 |际邮件指定经转 |的,局内全部作业时限23小时。 |
| |市局出口函件局由处理时限处理。 |局:按国内地市局 | |
| | |进口函件局内处理 | |
| | |时限办理。 | |
|------|----------------------------------|------------------|----------------------------------|
|县 市|在邮车开行前4小时前收寄的一律 |根据邮车到达时刻 | |
| |封发交运。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 |
| | |确定投递时间。 | |
------------------------------------------------------------------------------------------------------
注:国际邮件互换局对出口和转口的水陆路国际函件,处理时限可适当放宽,可只交发下午一个频次。
七、国际包裹:
------------------------------------------------------------------------------------------------
|局 别| 出 口 | 进 口 |转 口|
|------|----------------------------------------|--------------------------|--------------|
|直辖市|当天收寄的,应于次日18点以前全部处理完|当日5点以前到站(港)的,|转口比照国际进|
|省会市|结,交发计划车(航)次。 |当日处理完结,次日投递;5|口频次、时限转|
| 地市| |点后到站(港)的,次日处理|发。 |
| 县市| |完毕,第三日投递。 | |
------------------------------------------------------------------------------------------------
八、本市互寄:邮政快件,市区各邮电支局11点前收寄的,当天下午投递。营业终了前收寄的,次日上午投递;普通信函,当天收寄的,次日投递。
九、投递频次:直辖市、省会市、地市局每天投递两次,当班进口的快件、信函和规定的报纸种类,必须当班投递。印刷品、包裹和期刊及非要求当班投递的,可以当班投递,也可以顺延一班投递。
十、筒箱开取频次:地市以上城市每天一般开取两次,但对特殊要求设置的筒箱,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取频次。
十一、邮运干线发运频次:应根据邮运车次和发运计划确定。出口快件赶发有效的车(航)次。出口信函:对同一寄达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效车次的,直辖市、省会局和地市局发运两次;其余各局不得少于一次。
十二、站转袋,同一车站轻件应转发1小时以后的有效车次,非同一车站站转时限2--3小时。航陆到转时限为6小时。重件原则上按刷、包进口时限要求办理。
十三、采用加挂火车,加班汽车疏运邮件的,从总包到达时间算起到交运,最大时限不超过三天。
十四、大城市的郊区和个别地市以及县和县以下农村局所的邮件报刊传递频次、时限,由各省、区、市邮电管理局根据上述原则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收寄、分发、邮运和投递等各处理环节的频次、时限的规定。
十五、航空邮件的局内作业处理时限,参照信函时限规定尽快赶发有效航次。
十六、国际邮件交换站接发国际邮件总包,局内处理时限为6小时。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近年来关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案件呈上升趋势,而对此不仅是学界,司法实务界也是争论不断。大家围绕死者人格权、死者名誉权展开激烈争论。而对此我国的法律和因具体案件而作出的司法解释也存在明显的矛盾,这既反映了我国司法的进步也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不足。笔者拟对我国现行人格利益保护制度上的不足浅作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对该项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我国现行死者人格利益保护制度上存在的不足

  我国《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依法律规定和法理,公民出生前和死亡以后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不享有民事权利,当然也无法承担民事义务。民事权利能力, 即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仅就《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来看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问题, 实为公民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或身份问题, 也就是公民的民事主体地位间题。《继承法》第28条对胎儿的继承问题做出了特别的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份额;胎儿出生时事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公民死亡, 民事权利能力终止,不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 不能继续享有民事权利。因此依照民法学理论,胎儿和死者不是民事主体,但是上述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却对其某些有关的利益予以保护,并且司法实践和人们的传统观念也认为应当予以保护。于是,权利主体的确定成了理论上难题,某种程度上是立法实务反而对理论研究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自1989年天津荷花女案以来,已经发生多起涉及死者人格利益的案例,由此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也数次涉及该问题。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8月7日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5条:“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这是我国司法实务中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请求归属做出界定。但是司法解释毕竟只是对于具体案件反应的问题的一种补救形式。对死者生前人格利益予以侵害的行为可能同时损及社会公共利益,此时,应如何界定请求权的归属就成为了法律空白。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10日《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1)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3)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3)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从措辞来看,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作者死亡后可以继续享有规定的著作人身权,对于死者其他人格利益问题,最高人民法院1989年4月12日就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荷花女名誉权纠纷案的请求报告使用了保护死者“名誉权”的用语,而1993年、2001年司法解释则有意删去了“权”字,只规定死者“名誉”、“肖像”等的法律问题。致使关于人死亡后能否继续享有人身权的问题,成为学术争论的对象。但是对于如何就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民事赔偿问题并未做出明确规定。

  二、我国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完善

  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推进实务的进步。当我们从理论上明确了保护死者人身权的依据之后,就必须在法律上建立和完善一套保护机制。针对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的不足,仅用司法解释的形式进行补救,既不具有法律的权威,又不够全面。具体地讲,死者人格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请求刑事保护、行政保护和民事保护,现在司法实践中以民事保护方法为主体,因而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机制也应当以民法为主,具体应考虑以下内容:

  一、在关于民事权利能力的立法上。应当坚持《民法通则》第9 条“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规定,在所有立法和司法解释中不出现诸如“死者名誉权” 等容易产生误解的用语,将理论的研究成果落实到实务中。

  二、在著作权保护的立法上。《著作权法》第20 条与《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0 条的用语应作修改,建议修改为如下条文:“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在作者生存期间受法律保护。作者死亡后,其近亲属有保护其作品之署名和作品完整性并排除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自然人和法人有侵害死者作品署名和作品完整性行为的,应当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向死者近亲属赔礼道歉。”

  三、在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请求归属上。笔者认为,应当归属于死者的近亲属,死者的每一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都享有独立请求权。在死者没有近亲属或近亲属不愿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基于对公序良俗的保护,请求权可归属于其他有关公民或组织,如遗嘱受益人,死者生前所在单位等。因为侵犯死者的人格利益,亦有可能损害其生前有亲密关系的公民或组织的利益,因而,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也可享有请求权。另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侵害死者人格利益的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的名誉,诉讼的请求应当归属于国家,有关的国家机关有权以国家的名义提起诉讼。

  四、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采取财产方式和非财产方式并重“双轨制”。在保护死者人格利益的责任方式下,也应适用民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因为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侵害,往往也侵害了死者近亲属的精神利益,所以此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不仅是对死者人格利益损害的补偿,也是对其近亲属精神利益损害的一种抚慰。但我国民法通则在精神损害的责任方式上虽也采用了“双轨制”,但非财产方式和财产方式是一种“主次适用型”的关系,而是不并重关系,这不符合人格利益保护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人的评价,不仅注重道德的评价,而且注重经济价值的评价。从世界各国的立法来看,大都采用财产方式和非财产方式并重的责任方式,值得我国借鉴。

  五、关于保护死者人格利益的期限问题。请求保护死者人格利益的期限不能是毫无限制的,具体情况应当具体分析。笔者认为这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1、当侵害死者人格利益损害死者近亲属利益时,应该有期限限制。比如设定为正常的三代人的时间距离。2 、当侵害死者人格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比如侵害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朱德的肖像时,提请侵权损害赔偿请求诉讼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如果侮辱死者将构成对历史的玷污、伤害全体国民的感情, 即使是死者年代久远,也应当允许有关国家机关或者个人提出诉讼。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人民法院
浅议临时建筑的法律适用

高传


『案情简介』2006年王某与银河公司签订《合同书》一份,约定由其为银河公司加工制作板房,所用材料为玻纤聚苯保温板。王某按照约定完成工作任务后,银河公司拒绝支付合同价款。后王某为追索欠款诉至法院,法院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由立案(应系案由错误)。银河公司应诉后,认为板房存在质量问题,即所用材料不符合承重标准,并对板房质量申请了司法鉴定,同时提出了反诉。鉴定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作出了“所用材料不适合作为建筑承重结构的”结论。

关键词:临时建筑 承揽 法律适用

一、临时建筑的概念及与违法建筑的区别

  关于临时建筑及违法建筑,我们首先要来理解他的概念。任何建筑从其结构和使用期限上来分类,可以分为临时性建筑与永久性建筑;从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上来分类,当然可以分为合法建筑与违法建筑;这两种分类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对象的分类。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无论是临时建筑还是永久性建筑,都应当依法向有权部门申请批准,有权部门认为该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审批之后所完成的建筑才能称之为合法建筑,否则,都通称为违法建筑。临时建筑中的“临时”即是在当时基于某种紧迫的需要或为另一目的的实现等情形下作出的一个非正式的、短时间的决定。从字面上讲“临时”也是指即将发生的一件不长久的决定。因此临时建筑是指因生产、生活需要而临时建造、搭建的结构简易的、必须限期拆除、临时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临时建筑建设前也须经规划和建设等部门批准,但在批准书上都应当有规定的使用期限,其典型的外在形式有铁皮房、建筑工地的临时设施、油毡房、窝棚、遮阳棚、房顶棚屋、棚架、工棚、菜农、果农搭建的临时棚屋等,总之临时性建筑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等永久性结构形式,反之永久性建筑便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永久性结构建设的建筑。临时建筑的法律依据见第四十四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建设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准。临时建设应当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自行拆除。”临时建筑的设计年限一般不超过《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的5年,而永久性建筑的设计年限最高可至100年以上。违法建筑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内容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建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物;(2)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成的建筑物;(3)擅自改变了使用性质建成的建筑物;(4)擅自将临时建筑建设成为永久性的建筑物。违法建筑因为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一般业主不能取得该建筑的所有权及获取相关权证,法律后果一般是限期拆除。因此,临时建筑只要手续合法便非违法建筑。

二、开篇案例不适用《建筑法》,应适用《合同法》中关于承揽合同的规定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虽从属于承揽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承揽合同,但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主要优先适用的是《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特别法,其标的物也多是不动产;而承揽合同主要优先适用《合同法》等一般法,其标的多是动产。本案的基本事实是2006年王某与被告银河公司签订合同书一份,约定由原告为银河公司进行“物流配货房生产安装”,工程范围为“房板、房顶生产安装”,合同价款共计12万余元。合同签订后,王某按约用双方商定的玻纤聚苯保温板进行了板房的制作、安装。后因银河公司拒付劳动报酬诉来法院,形成纠纷。从以上案件事实可以看出,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工作内容是板房的制作安装,使用的材料是双方约定的玻纤聚苯保温板。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双方约定制作板房所用的材料系玻纤聚苯保温板,该材料并非钢筋混凝土结构,用此种材料建设的建筑是一种典型的临时建筑物。合法的临时建筑须在批准的使用年限内拆除,根据《城市规划法》第44条第二款规定:“临时建设应当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自行拆除”;根据《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第42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进行临时建设,必须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临时建设工程许可证》。临时建设工程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期满必须拆除。临时建设工程的使用性质等不得改变”。综上,临时建筑的使用年限最长为两年,且银河公司并未依法审批,是违法的,因此,银河公司的板房也是一种违法建筑。基于以上理由,申请人认为,根据《建筑法》第八十三条第三款:“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房屋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不适用本法。”之规定,该案不适用《建筑法》,也并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银河公司申请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适用《建筑法》作出的《司法鉴定意见书》也不适用于本案。该案的关键是定作物是否为临时建筑。一种意见认为,银河公司申请鉴定,鉴定单位认定王某所用的玻纤聚苯保温板不能用于建筑承重结构,而王某制作的是一种房屋,既然是房屋建筑,王某所用材料就应当保证业主安全的使用,现在该材料既然不能用于主体承重,也就不能保证业主安全的使用,因此应当依法驳回王某诉讼请求,并支持银河公司的反诉。笔者认为,该种意见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其一,该种观点忽略了所用材料玻纤聚苯保温板系双方约定;其二该种观点认为定作物是永久性建筑。笔者认为,本案应为典型的承揽合同纠纷,并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事实及法律依据为:所谓承揽合同,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使用自有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在该案中王某正是根据银河公司的要求用玻纤聚苯保温板进行板房制作、安装并向银河公司交付板房,由银河公司支付报酬的法律关系,毫无疑问,该案是一典型的承揽合同关系;因此,该案应当适用《合同法》关于承揽合同的规定,不能适用《建筑法》的规定对该案进行裁判。

三、基于上述论述,银河公司主张的所谓质量问题不应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在开篇案例适用《合同法》中关于承揽合同规定的前提下,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定做方提出定作物存在瑕疵的处理。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先看质量瑕疵的种类。一般来说,承揽合同中工作成果的质量瑕疵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是指这种质量瑕疵在定作人接收工作成果时,通过肉眼或现有技术手段以一定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就能检验发现的质量瑕疵;比如定作物尺寸明显不符合约定、定作物外表破损变形等情形。对于此种瑕疵定作人验收时就应向承揽人提出,如不能或不向承揽人提出则视为工作成果符合要求。另一种质量瑕疵是后续的或者说是隐形的,指在验收时不能或不易发现,在后续使用中才能发现;或随着时间推移产品质量瑕疵才能显现。对于此种瑕疵,如承揽合同中无约定,则定作人提出质量异议的期限最长以两年为宜,即在两年内无论定作人是否发现质量瑕疵,只要未向承揽人提出异议的,即视为认可质量合格。具体到本案,涉案工作成果在2006年5月份完成,银河公司至原告起诉时的2008年9月份一直未向原告提出质量异议,因此应视为原告工作成果符合要求,银河公司无权再向原告提出质量异议。

四、结语

  对于每个案件来说,只有人民法院正确的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才能同时维护诉讼双方的合法权益,仅仅是适用法律错误势必会造成对诉讼一方合法利益的损害或者另一方获取不正当的权益。开篇案例虽小,但如果人民法院错误的适用了《建筑法》来处理本案,王某不仅拿不到任何劳动报酬,还会承担赔偿责任,其处理结果的差异之大,令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合同法原理与实务》,何志著。

2、《建筑法概论》,李峻著。

3、《合同法分则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黄建中著。

4、《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35集,奚晓明主编。

5、《民法》,汪渊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