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太原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7 05:11:51  浏览:866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太原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

山西省太原市人大常委会


太原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6年8月30日太原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1996年12月3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体育经营活动,系指以营利为目的,以体育活动为内容和手段,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进行经营的活动。包括:
(一)营业性体育场所;
(二)营业性体育竞赛、表演;
(三)营业性体育健身和体育娱乐活动;
(四)营业性体育培训、体育咨询和体育中介服务;
(五)体育商业赞助活动;
(六)利用体育比赛或者使用体育组织名义、体育专用标志等进行的经营活动;
(七)其他体育经营活动。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体育经营活动者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遵循统一规划,放开搞活,扶持引导的方针。
第五条 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本行政区内外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依法在本市举办各类体育经营活动。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六条 体育行政部门是体育经营活动的主管部门。
第七条 体育行政部门可以在本部门确定一个专管机构,依法加强监督管理。
第八条 体育行政部门管理体育经营活动的职责是:
(一)宣传和执行体育经营活动的法律、法规;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体育经营活动开办条件和标准;
(三)按照管理权限,办理体育经营活动的审批和发证手续;
(四)培训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和体育专业人员;
(五)检查监督体育经营活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九条 公安、工商、税务、物价、卫生、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管理体育经营活动。
第十条 体育经营活动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必须持有行政执法检查证件,无证检查的,经营者有权拒绝。

第三章 审批管理
第十一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必须经体育行政部门批准,领取经营许可证,然后再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办理其他有关手续。
第十二条 从事体育技术培训、指(辅)导、救护等工作的体育专业人员,均须达到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标准,经体育行政部门审查,领取合格证后,方可从业。

第十三条 县(市、区)举办的单项或综合性体育竞赛、表演以及在县(市、区)范围内举办的市级以下临时性体育经营活动,由所在县(市、区)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报市体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向体育行政部门申请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应当具备与经营项目相适应的下列条件:
(一)有合格的场所;
(二)有符合标准的设施、设备和器材;
(三)有取得合格证书的体育专业人员;
(四)有经营活动实施方案;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十五条 经营者向体育行政部门申请从事体育经营活动时,应当持有下列材料:
(一)申请报告书;
(二)经营活动实施方案;
(三)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器材情况的说明;
(四)有关合同或协议书副本;
(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行办理的证件。
第十六条 对经营者举办体育经营活动的申请,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审查,报送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通知申请人补报。报送材料齐全的,应当在二十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答复。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经营射击项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规定的枪支弹药,应当先报请公安部门审查批准。经营者举办大型体育竞赛或表演时,应当遵守《太原市大型群众活动治安管理规定》。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十八条 经营者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保证服务质量,不得弄虚作假欺骗体育消费者。
第十九条 经营者应当依照核准的经营范围和内容经营,不得擅自变更。需要变更的,应当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 在体育经营活动中,严禁渲染暴力、严禁色情淫秽、封建迷信活动,严禁利用体育比赛进行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第二十一条 凡经批准从事体育经营活动者,应当按规定进行年检。停止营业的,应当及时申报,并交回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体育经营许可证件不得涂改、买卖、转让。
第二十三条 经营性体育活动场所,不得接纳无许可证件或者无批准手续的经营性体育竞赛或者表演活动。
第二十四条 经营射击、航空、武术、散打、拳击、攀岩、跨越、热气球等特殊体育项目,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第二十五条 公益性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和设施,未经批准不得用于经营活动。
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不得聘用未取得体育专业合格证件的人员从事技术培训、指(辅)导、救护等专业工作。
第二十七条 体育经营活动使用的体育设施、设备和器材,应当保持完好,确保正常使用和安全。
第二十八条 经营者应当自觉接受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不得阻挠,抗拒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体育行政部门依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暂扣或者吊销体育经营许可证的处罚。以上处罚也可并处,罚款额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
(一)未经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者未取得体育经营许可证,擅自经营的;
(二)擅自改变体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经营范围和项目的;
(三)涂改、买卖、转让体育经营许可证的;
(四)使用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器材、设备和设施的;
(五)不实施安全保障措施,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
(六)未经批准,将公益性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和设施用于经营活动的;
(七)弄虚作假,欺骗体育消费者的;
(八)聘用无专业合格证人员的;
(九)接纳无批准手续的经营者使用体育场所进行体育经营活动的。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体育行政部门协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给予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暂扣或者吊销体育经营许可证的处罚。以上处罚也可并处,罚款额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
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体育经营活动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机关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给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1996年12月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关外勤工作纪律规定

海关总署


海关外勤工作纪律规定

海关总署 2001年4月2日


第一条 为了保证海关人员依法行政和公正廉洁,正确处理在外勤工作中与工作对象的关系,根据《海关廉政规定》、《关于海关人员与工作对象交往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和《违反海关执法和廉政纪律行政处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海关外勤工作”是指海关工作人员为履行职责,到企业执行工作任务。
第三条 海关外勤工作费用实行完全自理,海关外勤工作人员所需的交通、住宿、误餐补助等方面费用按总署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承担外勤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接受由海关工作对象安排的住宿。因特殊情况确需在工作对象单位住宿的,费用自理,据实支付。
(二)不准接受工作对象安排的就餐和宴请。因特殊情况确需在工作对象单位就餐的,费用自理,据实支付。
(三)不准无偿使用工作对象的交通工具。海关人员外出执行公务所需交通工具由海关自行解决。因特殊情况确需临时使用工作对象单位交通工具的,按每公里1元付费,付费时间滞后一个月的视同违反本规定。
(四)不准无偿占用或借用工作对象的移动电话、BP机、电脑等办公设备。
(五)不准索要、接受工作对象的“红包”、礼金、礼品、产品和各种有价证券;
(六)不准通过非市场渠道购买工作对象单位生产的产品。
(七)不准让工作对象报销公务活动和个人消费的费用。
(八)不准参加工作对象安排的娱乐、桑拿、旅游等活动。
(九)不准向工作对象提出与海关外勤工作无关的要求。
第五条 对违反第四条纪律者,分别按照《违反海关执法和廉政纪律行政处分暂行办法》的规定给予相应处分。
第六条 对发生违反外勤工作纪律的单位,要按照海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分析、追究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领导责任分析,视不同情况给予负有领导责任者通报批评或党纪、政纪处分。
第七条 违反外勤工作纪律,侵占了工作对象经济利益的,本人要如数退赔,单位领导要登门道歉。
第八条 各级海关应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海关外勤工作纪律,接受社会监督;承担外勤工作的人员应将海关外勤工作纪律告知海关工作对象单位,接受工作对象监督。
第九条 本规定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定从2001年5月1日起执行。



关于印发《泸州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泸州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市属及驻泸企事业单位:

《泸州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已于2006年10月18日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泸州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农民工在本市务工期间的基本医疗,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和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的实施意见》(川劳社办〔2006〕37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

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具有非城镇户籍,符合国家劳动年龄规定,有劳动能力并与本市城镇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

第三条 所有城镇用人单位的农民工,在参加其他社会保险的同时,都应参加医疗保险。根据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意愿,可以参加农民工医疗保险,也可以随用人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并按相关规定享受待遇。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招收农民工30日内到所在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为农民工办理医疗保险,并与农民工工伤保险实行统一申报缴费。

用人单位新招收农民工,应为农民工进行健康体检,凡诊断患有恶性肿瘤(含白血病)、先天性疾病、精神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心脏病心功不全、肺胸疾病肺功能损害、严重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II期以上)、其他疾病导致的主要脏器严重合并症及功能不全等重大疾病者,不属于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经查实参保时已诊断患有上述疾病,骗取医疗保险待遇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参保后发生的医疗费,终止参保关系,同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条 在外地注册的用人单位,未在注册地参保的,在本市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应按本办法为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

第六条 农民工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缴费基数为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3%,用人单位可按月、季、年缴费,也可按合同期或工期一次性缴费。

农民工个人不缴纳医疗保险费,不建个人帐户,不计缴费年限,参保人员参保当期从缴费的次月起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中断缴费的当月即停止享受待遇。农民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用人单位不再为其缴费,农民工本人不再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第七条 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缴费的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待遇,由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按下述规定支付。

(一)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及支付比例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执行。

(二)支付范围: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及服务项目三个目录规定的下述医疗费。

1.住院治疗医疗费;

2.急诊抢救观察收入住院治疗的,其住院前留院观察7日内的门诊医疗费;

3.恶性肿瘤化疗放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的门诊医疗费;

4.本市以外医疗费原则上不予支付。

(三)参保人员就医行为,定点医院,服务和经办管理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已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也要参加医疗保险,按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

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可以按基本医疗保险单建统筹缴费比例补缴差额部分医疗保险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单建统筹管理。补缴费期间计算缴费年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缴费年限规定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可终身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单建统筹规定待遇。

第九条 用人单位未按本规定办理医疗保险并足额缴费的,由用人单位按本办法规定支付农民工医疗保险待遇。未按本规定参加保险并缴费的,农民工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劳动保障部门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社会保险征缴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因医疗待遇发生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条 农民工医疗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实施,实行全市统一政策,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分区县管理。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按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规定,实行专款专用,并单独列帐管理。根据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基金收支运行情况,适时调整筹资及待遇标准。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本办法实施前,用人单位已按《泸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为农民工办理了参保手续的,继续按原办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