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对外承包企业会计制度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9 11:03:10  浏览:920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外承包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


对外承包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了适应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经济核算,提高会计工作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的适用范围:
1.经国家批准成立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技术服务的对外承包公司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包括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公司(总公司及其分公司),以及以总公司(总包单位)名义对外承揽业务
,签订合同,办理价款结算,对内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执行国家规定的对外承包企业财务制度,并向总公司交纳管理费的国内分公司(分包单位)(以下简称国内公司);
2.各公司驻外机构、分公司、经理部、办事处、代表处及项目组(以下简称国外公司);
3.国内公司和国外公司(以下简称企业)所属从事房地产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多种经营业务的独立核算单位。
三、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在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制度作必要的补充,并报财政部备案。
四、国内公司可以根据本制度的规定和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补充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制度作具体补充,报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国外公司应根据本制度和上级的补充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司及所属项目组适用的会计制度,并报国内公司备案。
五、有向其他单位投资的企业,其投出的资金和分得的利润,应列入企业的汇总会计报表。对于接受企业投资的单位,如果是国内单位,应按照不同行业,执行国家或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如果是国外单位,按当地政府的有关法令规定办理。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定
六、企业应设置独立的财务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正确核算、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业务,参与经营决策,做好财务会计工作。不能设置独立财务会计机构的项目组,必须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
大、中型企业要设置总会计师,协助总经理领导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总会计师应由具有会计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时,要办好交接手续,不得中断会计工作。
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国外公司还应遵守当地政府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按照有关税法规定计算和交纳税金。
八、本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外国政府对会计年度另有规定的,国外公司应执行当地政府的规定;但对国内报送的会计报表,应执行本制度规定的会计年度。
九、企业应采用借贷复式记帐法记帐。
十、国内公司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国外公司以当地币为记帐本位币。如有必要,也可以采用其他外币如美元为记帐本位币。
对于记帐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的收支业务,或以其他货币进行结算的往来款项,除用原币登记其实际发生的数字外,还应折合为记帐本位币记帐。
十一、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各种会计记录,都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登记,做到手续齐备、内容完整、准确及时。
十二、企业应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记帐。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益和已经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入帐。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都不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十三、企业的收益和费用的计算,应当相互配合一致。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都必须在同一时期内登记入帐,不得脱节,不得提前或延后。
十四、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按实际成本核算,市价发生变动,一般不调整帐面价值。但国外公司在年度终了时,对于市价低于帐面实际成本的库存材料物资,也可以按市价调整帐面实际成本。
十五、企业应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为取得本期收益的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
十六、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任意改变。如需改变,应报经上级批准,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十七、大、中型企业应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积累经验,逐步提高。

第三章 投入资本的核算
十八、企业收到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无偿拨入供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用的资金,应作为“国家基金”入帐。
拨入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实际收到数入帐。拨入的外币,应按收到当日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为记帐本位币入帐。
拨入的材料物资,按拨入原价或实际成本入帐。
拨入新购建的固定资产,按购建部门确定的价值入帐。拨入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帐面原价(减原安装成本)减帐面累计折旧(减原安装成本的折旧)后的帐面净值入帐、或按重置完全价值减估计累计折旧后的重估净值入帐。
根据财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免税期间从留用利润中分得的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按照规定的比例转作“国家基金”管理的部分,应于年度终了时,按实际转入数入帐。
十九、企业与其他单位联营而收到其他单位投入的资金,应作为“其他单位投入资金”入帐。
投出单位用材料物资或固定资产作价投资的,应按协议确定的价值入帐。
二十、企业所属独立核算单位收到企业拨入供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用的资金,应作为“上级拨入资金”,按实际拨入数入帐。
二十一、企业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或免税期间留用利润中分得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以及按照规定从成本中提取和国家拨入转作生产发展基金使用的创汇奖励金,应作为“企业发展基金”,于年度终了后按照实际分配数、提取数或拨入数入帐。

第四章 货币资金、短期借款和往来款项的核算
二十二、企业应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下同)开立存款帐户,包括当地币存款帐户(国内公司为人民币存款帐户)、外币存款帐户等。有外汇额度收入的国内公司,还应按照规定开立外汇额度帐户。
国内公司的一切收入,除另有规定者外,都应存入银行。一切支出,除规定可以用现金支付的以外,都要通过银行结算。
国内公司发生的外汇收支业务,必须通过银行结算,并严格执行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的规定,严禁乱用、坐支和套用国家外汇。
国外公司的全部外汇收入,除按规定用于当地支出和经总公司核定保留的周转金限额外,其余部门应兑换成自由外汇(如美元等),及时汇回国内。
二十三、企业从银行或其他单位借入还款期不到一年的款项,应作为“短期借款”,按照收到借款的日期和金额入帐,并根据规定,支付利息支出。
二十四、企业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应按不同的货币分别设置日记帐逐笔登记。对于包汇额度,应单独设帐登记。
二十五、企业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往来款项,应分别不同货币设帐登记,并及时催收、清偿,定期与对方核对清楚。对合同规定延期付款项目的应收合同款,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对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查明原因,追究责任;经严格审查确实无法收回的,按照
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帐损失,冲减预提的“坏帐准备”。
二十六、企业对记帐本位币以外的外币存款、外币借款和以外币结算的往来款项,除登记实际发生的外币金额外,还应按照确定的汇率(国内公司按照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外汇牌价,国外公司按照当地政府公布的外汇牌价),将外币金额折合为记帐本位币记帐。
记帐本位币以外的外币存款、外币借款和以外币结算的往来款项增加时,按记帐汇率折合为记帐本位币记帐;减少时,按帐面汇率折合为记帐本位币记帐。,因汇率不同而发生的折合为记帐本位币的差额,作为外汇兑换损益处理(简称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一般应以实现数为准。国内公司按帐面汇率计算的外币存款,外币借款和以外币结算的往来款项的人民币年末帐面余额,经财税部门同意,可以根据国家规定的年末汇率进行计算和调整。调整后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处理。
将外币折合为记帐本位币所采用的记帐汇率和帐面汇率,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记帐汇率,可以采用当天汇率,也可以采用固定汇率。可以采用每月一日国家公布的汇率作为全月的固定汇率,也可以采用每年一月一日国家公布的汇率作为全年的固定汇率。帐面汇率,可以采用
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等方法计算。不论采用哪种汇率,一经确定,不得任意改变。如需改变,应报经批准,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第五章 材料物资的核算
二十七、企业的材料物资,是指库存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材料、结构件、机械配件、低值易耗品、生活物资等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和生活用原材料物资,以及对外提供成套设备项目中所需的工艺设备。
二十八、各种材料物资应按原价或实际成本记帐。
国内采购或国外采购用于对外承包工程的各种材料物资,按购入原价(包括买价和手续费)入帐。采购材料物资所发生的各种储运费用(包括国内外运杂费、仓储费、包装费、口岸费、保险费、港口费等)应单独核算,不包括在原价之内。
二十九、国内采购用于对外承包工程的各种材料物资,向国外调拨时,按结算价格(包括材料物资的结算价格和储运费的结算价格)转帐。
三十、年度终了时,国外公司库存的主要材料物资,如果由于当地市价下跌,其可变现的净值(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低于帐面实际价值较大的,当地政府规定可以按当地市价或可变现的净值确定其价值的,其差额列为当期损失。但国外公司向国内报送的会计报表仍应按国内财务制度
的规定办理。
三十一、耗用、销售材料物资的原价或实际成本,可在先进先出、加权平均、后进先出、分批实际等方法中选用一种进行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改变。如需改变,应按照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加以说明。
三十二、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应根据实际数量及时办理会计手续,并应设置有数量有金额的明细帐,逐项逐笔登记,加强管理。对于各种在途材料,要随时检查到货情况。逾期未到的,要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对已经到达尚未验收入库的,要及时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国外公司按工程用料定额采购并运抵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可以按运到工地数计入工程成本。但在工程竣工时,应将剩余的材料物资作价变卖,冲减工程成本。
三十三、企业的材料物资应定期盘点。发现盘盈、盘亏、毁损、变质等情况,应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按照审批权限报经审查批准,按照规定计入成本、费用或列作营业外收支。

第六章 长期投资和长期负债的核算
三十四、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应作为“向其他单位投资”,按实际支出数入帐。
用现金支付的,应以实际支付数入帐。以材料物资或固定资产作价支付的,应以协议确定的价值入帐。
向其他单位投资分得的利润,应作为“其他单位分来的利润”,按实际收入数入帐。
向其他单位投资收回时,收回数大于或小于原投资数的差额,应作为投资损益,列作营业外收支处理。
三十五、企业购入的长期债券,如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应作为“债券投资”,按实际支出数入帐。
到期归还债券发生的利息收入,除国库券的利息收入按照规定可作为税后留利处理外,其余利息收入作为投资收益,列作营业外收入。
三十六、企业向银行、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借入期限较长(一般在一年以上)的款项以及按照规定借入的“国际经济合作基金借款”,应作为“长期负债”,按照实际收到款项的日期和金额,分别借款种类和借款货币入帐。借款的利息支出,除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
支出,在购建期内计入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外,应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列作经营管理费。

第七章 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十七、企业应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固定资产目录,作为核算固定资产的依据。
三十八、企业的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施工机械、 生产设备、运输设备、船舶、其他大型设备、生活及管理设施等七大类。企业可以根据管理和核算的需要再进行明细分类。
三十九、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原价登记入帐。固定资的原价,按以下原则确定:
作为“国家基金”拨入的固定资产,新购建的,按购建部门确定的价值作为原价。使用过的,按调出单位的帐面价值(减原安装成本)或重置完全价值作为原价。调入后的安装成本也应包括在原价之内。
作为“其他单位投入资金”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协议确定的价值作为原价。
购入新的固定资产,以实际进价加运输、装卸、包装、保险等费用作为原价。购入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以重置完全价值加运输、装卸、包装、保险等费用作为原价;原价减实际进价和运输、装卸、包装、保险等费用后的差额作为累计折旧处理。需要安装的设备的原价还应包括安装费
用。国外进口设备的原价还应包括关税和其他有关税金。
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以制造或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支出作为原价。
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革新的改造所发生的能增加固定资产价值的支出,就调增固定资产的原价。
四十、企业应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的使用年限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当地政府对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另有规定的,国外公司应按当地政府的规定计算折旧。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根据月初在用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和月折旧率计算。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折旧,从下月份起计算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计折旧,从下月份起停计折旧。
四十一、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的变价净收入(变价收入减除清理费用)与固定资产净值(原价减累计折旧)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收支处理。
四十二、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调入、购入、出售、转让、清理、报废和内部转移等,都要办理会计手续,加强管理,并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帐进行登记。
国外公司免税运入的固定资产,在调拨、转移、报废时,当地政府另有规定的,应按当地政府的规定办理会计手续。
四十三、企业固定资产应定期盘点。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按照审批权限报经审查批准,及时处理。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以重置完全价值和估计累计折旧入帐,重置完全价值减估计累计折旧后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将其原价和累计折旧从帐上冲销,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毁损的固定资产,按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并扣除可以收回的残值和向过失人、保险公司收回的赔偿款的净损失,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第八章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核算
四十四、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场地使用权、专有技术及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等。其他资产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工程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
四十五、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作为原价入帐,并从开始使用的年份起,按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四十六、企业在筹办期间所发生的费用(不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应作为“开办费”入帐,在开始营业后按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
企业对租入固定资产进行改良和大修理所发生的支出(不包括增添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支出),按支出的受益期限分期摊销。摊销期限不得超过固定资产的租赁期限。

第九章 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四十七、企业应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定或修订工时、材料、费用定额,实行定额管理,严格计量检验、财产物资收发领退和统计制度,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和核算。
四十八、企业在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发生的各种材料物资支出,工资、奖金、津贴支出,以及各项管理费用,都应以实际发生数计入成本或费用。凡应由本期负担而尚未支出的费用,应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成本或费用;凡已经支出,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担的费用,应作为待摊费
用,分期摊入成本或费用。
四十九、企业应按照规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费用项目汇集施工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技术服务项目原则上应以每一承包合同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一个合同承包的工程,规模较大、工期较长或者单位工程较多的,可以独立的单位工程或施工区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同一承包合同由几个施工单位施工的,以各施工单位各自承担的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
象;同一地区有若干承包合同,规模小、工期短、交叉作业、费用难以划分的,也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国内公司汇总的成本项目分为:材料费、人员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物资储运费、临时设施费、设计费、其他直接费和经营管理费八项。
国外公司的成本项目由国外公司根据所在国的税法及有关规定,参照投标报价的成本项目和国内公司汇总的成本项目自行规定。
(1)承包工程的成本项目分为材料费、人员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物资储运费、临时设施费、设计费、其他直接费和经营管理费八项。
(2)劳务合作项目的成本项目分为人员费、其他直接费和经营管理费三项。
(3)技术服务项目的成本项目分为人员费、设计费、其他直接费和经营管理费四项。
(4)企业所属独立核算的从事房地产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多种经营业务的单位,其成本项目由企业自行规定。
经营管理费是指为组织和管理施工所发生和各项业务经营费和管理费用。业务经营费包括广告宣传费、考察联络费、招标投标费、交际费、业务资料费、手续费、佣金、其他业务费等费用。管理费用包括工作人员工资、工资附加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文体宣传费、固定资产使用费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材料物资盘亏及毁损(减盘盈)、国外生活设施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护费、检验试验费、坏帐准备、保留金、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创汇奖励金、税金、上级管理费等费用。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有关成本项目,如对外提供成套设备的企业可以在“材料费”项目下增设“其中:设备费”项目,将部门承包工程转包给其他单位进行的企业可以增设“转包工程费”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可以增设“技术资料费”项目,等等。
五十、企业必须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分清已结算项目成本和未结算项目成本的界限,分清延期付款项目成本和非延期付款项目成本的界限,分清不同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技术服务对象之间成本的界限。
五十一、企业应根据施工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和加强成本管理的需要,确定成本计算和费用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能任意改变,如需改变应按照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五十二、企业应根据主管部门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编制成本和费用计划,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按计划掌握支出,建立责任成本制度,定期考核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费用的升降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经营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外汇收入。


第十章 结算和利润的核算
五十三、企业在年度内向业主或发包单位办理结算时发生的已完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技术服务项目的价款收入,以及多种经营业务收入、材料物资销售收入等,应全部记入本年度帐内,并相应结算其实际成本和费用。各项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口径必须一致,不能只记收入,不记成本费
用,或者只记成本费用,不记收入。
五十四、国内公司向国外公司提供材料物资(包括储运费用)和结转出国人员的国内费用,应按结算价格进行结算。结算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结算价格与实际成本或费用间的差额,作为内部调拨利润,包括在国内公司的利润总额之内。
五十五、企业应根据实际发生的各项收入和成本费用,结算利润。
承包工程一般应按施工进度结算年度利润,年末未完施工作为未结算项目处理。如果合同规定竣工一次结算的,应按照合同规定,结算竣工利润。合同规定的延期付款项目的利润应单独核算。
劳务合作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利润,多种经营业务、材料物资销售和内部调拨的利润,应按季结算。
五十六、企业的利润总额由承包工程利润、劳务合作利润、技术服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物资销售利润、内部调拨利润、管理费结余、其他单位分来的利润、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组成。
营业外收入的内容,包括收回调入职工的欠款,无法支付的应付款、回扣收入、罚款收入、保留金节余、证券收益、投资效益、处理固定资产收益、固定资产盘盈等。营业外支出的内容,包括流动资产非常损失、转出调出职工的欠款、离退休职工工资、罚款支出、保留金超支、证券损
失、投资损失、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固定资产盘亏等。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所包括的内容,非经财政部门同意,不得自行增加。
五十七、企业的利润总额加上期转来应由本期分配的延期付款项目利润,减分给有关单位的利润和转入下期分配的延期付款项目利润后,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计算交纳所得税。
企业的税后利润总额,应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的比例,分别转作企业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
企业在免税期间的全部留利,根据财务制度的规定,应按照规定的比例转作国家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
五十八、企业发生的亏损,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办理。

第十一章 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五十九、财政部制定《对外承包企业示范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作为企业设置会计科目和编报会计报表的依据。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可以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财政部制定的示范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作补充规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企业在不违反财经制度规定,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编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示范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项目。
对于明细科目和内部会计报表的设置,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规定。
六十、企业的会计科目按照经营管理的需要,一般分为资产、负债、资本和损益四大类。
企业应根据会计科目的分类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六十一、企业的会计报表,包括: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财务状况变动表;
4.有关附表。
六十二、企业的会计报表必须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
企业的会计报表必须经企业领导、总会计师和会计主管人员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方为有效。
六十三、企业会计报表的金额,国内公司除规定必须用美元填列的以外,一律用人民币填列;国外公司用当地币和美元填列,将当地币折成美元的汇率,应在报表中注明。
六十四、国内公司对国外公司上报的会计报表应先按美元数进行汇总,然后将汇总的美元数按规定的折合率折成人民币,与国内分公司上报的和公司本身的会计报表进行汇编。在汇编时,应将拨付所属的资金和相互间的往来款项,与所属单位报表中的有关项目相互冲销。
六十五、企业在报送年度会计报表的同时,应报送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财务计划和各项合同的执行情况,各种资金的运用和增减变动情况,成本的升降情况,利润的实现和分配情况,所得税和其他税金的交纳情况,延期付款项目的分期付款情况,实物结算项目的利润和实物销售
情况,外汇收支和创汇情况,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报废情况,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和创汇收入的主要措施,以及其他财务会计方面需要说明的问题。
企业在报送季度会计报表时,如有特殊情况,也应作简要文字说明。
六十六、国内公司的会计报表应报送企业主管部门及其同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外经部门和有关的开户银行。
国外公司的会计报表,除报送国内公司和我国驻外经(商)参处外,还应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向当地政府报送会计报表。
其他需要报送的单位由各级财政部门规定。
对其他单位有投资的企业,在报送年度会计报表时,应附送这些单位的会计报表。
六十七、企业会计报表的报出时间:
国内总公司的季度会计报表应于季度终了后两个半月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报出。
国外公司及国内分公司、分包单位的会计报表报送时间,由国内总公司在上列期限内自行规定。

第十二章 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簿
六十八、企业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应取得或填写原始凭证。各种原始凭证必须内容真实,手续完备,数字准确。外来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发单位的签章。原始凭证应由经办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和经办人签证。
企业应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对于违反国家规定的收支、伪造或涂改凭证、虚报冒领等行为,应拒绝办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于内容不全、手续不齐、数字差错的凭证,应予退回、补填或更正。原始凭证经过审核无误后,才能据以填写记帐凭证。
六十九、企业的记帐凭证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各种记帐凭证必须填明业务内容摘要、会计科目的名称、金额、凭证日期、编号、所附原始凭证张数等内容,并经过填制人、审核人和财会部门负责人签章后,才能据以记帐。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章。
各种记帐凭证应按照编号顺序、连同所附原始凭证,按月装订成册,妥善保管。对于某些有关债权、债务、合同等需要单独保管的重要凭证,应在该原始凭证和有关记帐凭证上加注说明。
七十、企业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都要依次编号,并应自留副本或存根。误写或收回作废的对外原始凭证正本,应与原编号码的副本一并保存。短缺或不能收回的,应在副本或存根上注明理由。
七十一、国外公司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应用中文或同时用当地文字填写。
企业用外国文字开出的原始凭证(副本)和收到用外国文字填写的原始凭证,应在凭证的空白处用中文注明主要内容。
七十二、企业应设置日记帐、总帐和明细帐三种主要帐簿和必要的辅助性的备查帐簿。
各种帐簿格式内容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可以采用三栏式帐页,也可以采用多栏式帐页。记录外币收支业务的帐簿格式,可以采用双三栏式复币帐页,也可以按不同货币分设三栏式帐页。
七十三、各种帐簿应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进行登记,做到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
各种帐簿的记录,不得刮擦、挖补、涂改或用退色药水消除字迹。发生错误时,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
七十四、采用电子计算机记帐的企业,机器储存和输出的会计记录视同会计帐簿,应妥善保管。凡未打成书面记录的,其磁带、磁盘等必须继续保留,不得洗去。
七十五、国外公司的帐簿,在一般情况下,应用中文或同时用当地文字登记。

第十三章 会计档案
七十六、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都要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不得丢失损坏。
调阅会计档案,应经会计主管人员批准,严格办理手续,到期收回。
七十七、为了便于所在国家会计公证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接受企业委托,办理纳税申报和其他有关事项,国外公司按照会计公证机构的要求,提供的有关会计资料(副本)使用完毕以后,要及时收回,妥善保存。
七十八、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和当地会计公证机构的查帐报告,以及与国外业务有关的重要经济资料,如承包协议、合同、章程、预算、投标和估价文件等,必须永久保存。
一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季度会计报表,至少保存十五年。保存期满需要销毁时,应抄具清单,报经主管部门批准才能销毁。销毁清单应永久保存。

第十四章 附 则
七十九、本制度中引用的现行有关财务制度等规定,以后如有修改、废止,企业应执行新的规定。
八十、国外公司在执行本制度时,如与当地政府法律规定不一致,应按当地政府的规定办理。
八十一、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八十二、本制度自1989年起试行,199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附 录:


一、对外承包企业会计科目表
━━━━━━┳━━━━━━━━━━━━━━┳━━━━┳━━━━━━━━━━━━
科目编号 ┃ 科 目 名 称 ┃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
┃ 1.资产类 ┃ 171 ┃ 固定资产
┃ 10-15流动资产 ┃ 172 ┃ 累计折旧
101 ┃ 现 金 ┃ 173 ┃ 固定资产清理
102 ┃ 银行存款 ┃ 179 ┃ 固定资产购建支出
111 ┃ 有价证券 ┃ ┃ 18-19无形资产及
121 ┃ 应收票据 ┃ ┃ 其他资产
123 ┃ 应收合同款 ┃ 181 ┃ 无形资产
124 ┃ 应收销货款 ┃ 191 ┃ 其他资产
125 ┃ 公司往来* ┃ ┃ 2.负债类
126 ┃ 分包单位往来 ┃ ┃ 20-26 流动负债
127 ┃ 内部往来 ┃ 201 ┃ 短期借款
128 ┃ 备用金 ┃ 211 ┃ 应付票据
129 ┃ 其他应收款 ┃ 212 ┃ 预收合同款
131 ┃ 待摊费用 ┃ 213 ┃ 应付购货款
145 ┃ 材料物资 ┃ 214 ┃ 应付工资
155 ┃ 在途物资 ┃ 215 ┃ 应交税金
┃ 16长期投资 ┃ 216 ┃ 应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161 ┃ 向其他单位投资 ┃ 219 ┃ 其他应付款
163 ┃ 债券投资 ┃ 221 ┃ 坏帐准备
165 ┃ 拨付所属资金 ┃ 222 ┃ 预提费用
┃ 17固定资产 ┃ 251 ┃ 职工福利基金*
261 ┃ 职工奖励基金* ┃ 421 ┃ 物资销售收入
┃ 27长期负债 ┃ 422 ┃ 物资储运费收入*
271 ┃ 长期借款 ┃ 423 ┃ 出国人员费收入*
277 ┃ 实发公司债券 ┃ 424 ┃ 管理费收入*
┃ 3.资本类 ┃ 431 ┃ 承包工程支出
301 ┃ 国家基金* ┃ 432 ┃ 劳务合作支出
311 ┃ 上级拨入资金 ┃ 433 ┃ 技术服务支出
321 ┃ 企业发展基金 ┃ 448 ┃ 其他业务支出
331 ┃ 其他单位投入资金 ┃ 451 ┃ 辅助生产支出
341 ┃ 本年利润 ┃ 461 ┃ 物资销售费
351 ┃ 利润分配 ┃ 462 ┃ 物资储运费
┃ 4.损益类 ┃ 463 ┃ 国外人员费
┃ 40-46经营损益 ┃ 464 ┃ 经营管理费
401 ┃ 承包工程收入 ┃ 465 ┃ 汇兑损益
402 ┃ 劳务合作收入 ┃ ┃ 47-48 营业外收支
403 ┃ 技术服务收入 ┃ 471 ┃ 营业外收入
418 ┃ 其他业务收入 ┃ 481 ┃ 营业外支出
━━━━━━┻━━━━━━━━━━━━━━┻━━━━┻━━━━━━━━━━━━
*国内单位专用科目。


二、对外承包企业会计报表格式
外 包 会01表
单位:美元;元
资 产 负 债 表 当地币: 元、个
_年_月_日 汇率:1美元= 当地币 (币名)
━━━━━━━━━┳━━┳━━━━━━┳━━━━━━┳━━━━━━━━━━━┳━━┳━━━━━━┳━━━━━━
┃ ┃ 年 初 数 ┃ 期 末 数 ┃ ┃ ┃ 年 初 数 ┃ 期 末 数
资 产 ┃行次┣━━━┳━━╋━━━┳━━┫ 负 债 及 资 本 ┃行次┣━━━┳━━╋━━━┳━━
┃ ┃当地币┃美元┃当地币┃美元┃ ┃ ┃当地币┃美元┃当地币┃美元
━━━━━━━━━╋━━╋━━━╋━━╋━━━╋━━╋━━━━━━━━━━━╋━━╋━━━╋━━╋━━━╋━━
流动资产: ┃ ┃ ┃ ┃ ┃ ┃ 流动负债: ┃ ┃ ┃ ┃ ┃
现金 ┃ ┃ ┃ ┃ ┃ ┃ 短期借款 ┃ ┃ ┃ ┃ ┃
银行存款 ┃ ┃ ┃ ┃ ┃ ┃ 其中:银行借款 ┃ ┃ ┃ ┃ ┃
有价证券 ┃ ┃ ┃ ┃ ┃ ┃ 其他短期借款 ┃ ┃ ┃ ┃ ┃
应收票据 ┃ ┃ ┃ ┃ ┃ ┃ 应付票据 ┃ ┃ ┃ ┃ ┃
应收合同款 ┃ ┃ ┃ ┃ ┃ ┃ 预收合同款 ┃ ┃ ┃ ┃ ┃
其中:延期付款┃ ┃ ┃ ┃ ┃ ┃ 预收销货款 ┃ ┃ ┃ ┃ ┃
项目 ┃ ┃ ┃ ┃ ┃ ┃ 应付购货款 ┃ ┃ ┃ ┃ ┃
减:坏帐准备 ┃ ┃ ┃ ┃ ┃ ┃ 应付工资 ┃ ┃ ┃ ┃ ┃
应收销货款 ┃ ┃ ┃ ┃ ┃ ┃ 应交税金 ┃ ┃ ┃ ┃ ┃
减:坏帐准备 ┃ ┃ ┃ ┃ ┃ ┃ 应交能源交通建设 ┃ ┃ ┃ ┃ ┃
预付购货款 ┃ ┃ ┃ ┃ ┃ ┃ 基金 ┃ ┃ ┃ ┃ ┃
应收公司款 ┃ ┃ ┃ ┃ ┃ ┃ 应付公司款 ┃ ┃ ┃ ┃ ┃
应收(预付)分┃ ┃ ┃ ┃ ┃ ┃ 应付分包单位款 ┃ ┃ ┃ ┃ ┃
包单位款 ┃ ┃ ┃ ┃ ┃ ┃ 应付内部单位款 ┃ ┃ ┃ ┃ ┃
应收内部单位款┃ ┃ ┃ ┃ ┃ ┃ 其他应付款 ┃ ┃ ┃ ┃ ┃
备用金 ┃ ┃ ┃ ┃ ┃ ┃ ┃ ┃ ┃ ┃ ┃
其他应收款 ┃ ┃ ┃ ┃ ┃ ┃ 预提费用 ┃ ┃ ┃ ┃ ┃
未结算项目支出┃ ┃ ┃ ┃ ┃ ┃ 职工福利基金 ┃ ┃ ┃ ┃ ┃
在产品 ┃ ┃ ┃ ┃ ┃ ┃ ┃ ┃ ┃ ┃ ┃
支出┃ ┃ ┃ ┃ ┃ ┃ 职工福利基金 ┃ ┃ ┃ ┃ ┃
━━━━━━━━━┻━━┻━━━┻━━┻━━━┻━━┻━━━━━━━━━━━┻━━┻━━━┻━━┻━━━┻━
资产负债表续表一
当地币: 元、个
_年_月_日 汇率:1美元= 当地币 (币名)
━━━━━━━━━┳━━┳━━━━━━┳━━━━━━┳━━━━━━━━━━━┳━━┳━━━━━━┳━━━━━━
┃ ┃ 年 初 数 ┃ 期 末 数 ┃ ┃ ┃ 年 初 数 ┃ 期 末 数
资 产 ┃行次┣━━━┳━━╋━━━┳━━┫ 负 债 及 资 本 ┃行次┣━━━┳━━╋━━━┳━━
┃ ┃当地币┃美元┃当地币┃美元┃ ┃ ┃当地币┃美元┃当地币┃美元
━━━━━━━━━╋━━╋━━━╋━━╋━━━╋━━╋━━━━━━━━━━━╋━━╋━━━╋━━╋━━━╋━━
在产品 ┃ ┃ ┃ ┃ ┃ ┃ 职工奖励基金 ┃ ┃ ┃ ┃ ┃
待摊费用 ┃ ┃ ┃ ┃ ┃ ┃ ┃ ┃ ┃ ┃ ┃
材料物资 ┃ ┃ ┃ ┃ ┃ ┃ ┃ ┃ ┃ ┃ ┃
在途物资 ┃ ┃ ┃ ┃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 ┃ ┃ ┃ ┃ ┃ ┃ 流动负债合计 ┃ ┃ ┃ ┃ ┃
长期投资: ┃ ┃ ┃ ┃ ┃ ┃ 长期负债: ┃ ┃ ┃ ┃ ┃
向其他单位投资┃ ┃ ┃ ┃ ┃ ┃ 长期借款 ┃ ┃ ┃ ┃ ┃
债券投资 ┃ ┃ ┃ ┃ ┃ ┃ 其中:银行借款 ┃ ┃ ┃ ┃ ┃
拨付所属资金 ┃ ┃ ┃ ┃ ┃ ┃ 财政部门借款 ┃ ┃ ┃ ┃ ┃
长期投资合计 ┃ ┃ ┃ ┃ ┃ ┃ 主管部门借款 ┃ ┃ ┃ ┃ ┃
固定资产: ┃ ┃ ┃ ┃ ┃ ┃ 合作基金借款 ┃ ┃ ┃ ┃ ┃
固定资产原价 ┃ ┃ ┃ ┃ ┃ ┃ 其他长期借款 ┃ ┃ ┃ ┃ ┃
减:累计折旧 ┃ ┃ ┃ ┃ ┃ ┃ 实发公司债券 ┃ ┃ ┃ ┃ ┃
固定资产净值 ┃ ┃ ┃ ┃ ┃ ┃ 长期负债合计 ┃ ┃ ┃ ┃ ┃
固定资产清理 ┃ ┃ ┃ ┃ ┃ ┃ 资本: ┃ ┃ ┃ ┃ ┃
固定资产购建 ┃ ┃ ┃ ┃ ┃ ┃ 国家基金 ┃ ┃ ┃ ┃ ┃
支出 ┃ ┃ ┃ ┃ ┃ ┃ ┃ ┃ ┃ ┃ ┃
固定资产合计 ┃ ┃ ┃ ┃ ┃ ┃ 上级拨入基金 ┃ ┃ ┃ ┃ ┃
无形资产及其他┃ ┃ ┃ ┃ ┃ ┃ 企业发展基金 ┃ ┃ ┃ ┃ ┃
资产: ┃ ┃ ┃ ┃ ┃ ┃ 其他单位投入资金 ┃ ┃ ┃ ┃ ┃
无形资产 ┃ ┃ ┃ ┃ ┃ ┃ 未分配利润 ┃ ┃ ┃ ┃ ┃
其他资产 ┃ ┃ ┃ ┃ ┃ ┃ 资本合计 ┃ ┃ ┃ ┃ ┃
无形资产及其他┃ ┃ ┃ ┃ ┃ ┃ 货币换算差额 ┃ ┃ ┃ ┃ ┃
资产合计 ┃ ┃ ┃ ┃ ┃ ┃ 负债及资本总计 ┃ ┃ ┃ ┃ ┃
资产总计 ┃ ┃ ┃ ┃ ┃ ┃ ┃ ┃ ┃ ┃ ┃
━━━━━━━━━┻━━┻━━━┻━━┻━━━┻━━┻━━━━━━━━━━━┻━━┻━━━┻━━┻━━━┻━
补充资料(年报填列):
━━━━━━━━━━━━━━━━┳━━━━┳━━━━┳━━━━━━━━━━━━━━┳━━━━┳━━━━
项 目 ┃ 行 次 ┃ 金 额 ┃ 项 目 ┃ 行 次 ┃金 额
━━━━━━━━━━━━━━━━╋━━━━╋━━━━╋━━━━━━━━━━━━━━╋━━━━╋━━━━
1.注册资本: ┃ ┃ ┃ 3.全年完成营业额 ┃ ┃
(1)国内注册资本(人民币)┃ ┃ ┃ 其中:承包工程 ┃ ┃
(2)国外注册资本 ┃ ┃ ┃ 劳务合作 ┃ ┃
2.本年已签合同: ┃ ┃ ┃ 技术服务 ┃ ┃
(1)已签合同份数 ┃ ┃ ┃ 其 他 ┃ ┃
(2)合同总金额 ┃ ┃ ┃ ┃ ┃
━━━━━━━━━━━━━━━━┻━━━━┻━━━━┻━━━━━━━━━━━━━━┻━━━━┻━━━━
利润表
外 包 会02表
利 润 表 单位:美元;元
当地币:元、个
_年_季度 汇率:1美元= 当地币(币名)
━━━━━━━━━━━━━━━━┳━━━━┳━━━━━━━━━┳━━━━━━━━━━━━
┃ ┃ 本 期 数 ┃ 本 年 累 计 数
项 目 ┃ 行 次 ┣━━━━┳━━━━╋━━━━┳━━━━━━━
┃ ┃ 当地币 ┃ 美 元 ┃ 当地币 ┃ 美 元
━━━━━━━━━━━━━━━━╋━━━━╋━━━━╋━━━━╋━━━━╋━━━━━━━
一、承包工程收入 ┃ ┃ ┃ ┃ ┃
减:承包工程成本 ┃ ┃ ┃ ┃ ┃
税 金 ┃ ┃ ┃ ┃ ┃
承包工程利润 ┃ ┃ ┃ ┃ ┃
其中:延期付款项目利润 ┃ ┃ ┃ ┃ ┃
二、劳务合作收入 ┃ ┃ ┃ ┃ ┃
减:劳务合作成本 ┃ ┃ ┃ ┃ ┃
税 金 ┃ ┃ ┃ ┃ ┃
劳务合作利润 ┃ ┃ ┃ ┃ ┃
三、技术服务收入 ┃ ┃ ┃ ┃ ┃
减:技术服务成本 ┃ ┃ ┃ ┃ ┃
税 金 ┃ ┃ ┃ ┃ ┃
技术服务利润 ┃ ┃ ┃ ┃ ┃
四、其他业务收入 ┃ ┃ ┃ ┃ ┃
减:其他业务成本 ┃ ┃ ┃ ┃ ┃
税 金 ┃ ┃ ┃ ┃ ┃
其他业务利润 ┃ ┃ ┃ ┃ ┃
┃ ┃ ┃ ┃ ┃
五、物资销售利润 ┃ ┃ ┃ ┃ ┃
其中:对内销售利润 ┃ ┃ ┃ ┃ ┃
对外销售利润 ┃ ┃ ┃ ┃ ┃
结算物资销售利润 ┃ ┃ ┃ ┃ ┃
六、内部调拨利润 ┃ ┃ ┃ ┃ ┃
其中:物资调拨利润 ┃ ┃ ┃ ┃ ┃
物资储运费结算差额 ┃ ┃ ┃ ┃ ┃
出国人员费结算差额 ┃ ┃ ┃ ┃ ┃
七、管理费结余 ┃ ┃ ┃ ┃ ┃
八、其他单位分来的利润 ┃ ┃ ┃ ┃ ┃
九、营业外收支净额(支大于收用 ┃ ┃ ┃ ┃ ┃
“-”号表示) ┃ ┃ ┃ ┃ ┃
利润总额 ┃ ┃ ┃ ┃ ┃
━━━━━━━━━━━━━━━━┻━━━━┻━━━━┻━━━━┻━━━━┻━━━━
补充资料:
━━━━━━━━━━━━━━┳━━┳━━━━┳━━━━┳━━━━━━━━━━━━┳━━┳━━━━┳━━━━
项 目 ┃行次┃ 本期数 ┃ 本 年 ┃ 项目(国内公司汇总填) ┃行次┃ 本期数 ┃ 本 年
┃ ┃ ┃ 累计数 ┃ ┃ ┃ ┃ 累计数
━━━━━━━━━━━━━━╋━━╋━━━━╋━━━━╋━━━━━━━━━━━━╋━━╋━━━━╋━━━━
一、外汇净收入的计算: ┃ ┃ ┃ ┃二、外汇净收入的分配: ┃ ┃ ┃
1.外汇收入 ┃ ┃ ┃ ┃ 1.计算留成的外汇净收┃ ┃ ┃
2.减:外汇支出 ┃ ┃ ┃ ┃ 入 ┃ ┃ ┃
3.外汇净收入 ┃ ┃ ┃ ┃ 2.减:企业留成外汇净┃ ┃ ┃
4.加:以前年度转入本年可分┃ ┃ ┃ ┃ 收入 ┃ ┃ ┃
配的延期付款项目净收┃ ┃ ┃ ┃ 3.应交国家外汇净收入┃ ┃ ┃
入 ┃ ┃ ┃ ┃ 4.加:期初欠交外汇净┃ ┃ ┃
5.减:应由以后年度分配的本┃ ┃ ┃ ┃ 收入 ┃ ┃ ┃
年延期付款项目净收入┃ ┃ ┃ ┃ 5.减:本期已交外汇净┃ ┃ ┃
6.计算留成的外汇净收入 ┃ ┃ ┃ ┃ 收入 ┃ ┃ ┃
其中:非自由外汇 ┃ ┃ ┃ ┃ 6.期末欠交外汇净收入┃ ┃ ┃
┃ ┃ ┃ ┃三、从成本中提取的创汇 ┃ ┃ ┃
┃ ┃ ┃ ┃ 奖励金: ┃ ┃ ┃
┃ ┃ ┃ ┃ (人民币:元) ┃ ┃ ┃
┃ ┃ ┃ ┃ 1.承包工程带出物资 ┃ ┃ ┃
┃ ┃ ┃ ┃ 创汇奖励金 ┃ ┃ ┃
┃ ┃ ┃ ┃ 2.物资销售创汇奖励金┃ ┃ ┃
┃ ┃ ┃ ┃ 合 计 ┃ ┃ ┃
━━━━━━━━━━━━━━┻━━┻━━━━┻━━━━┻━━━━━━━━━━━━┻━━┻━━━━┻━━━━
财务状况变动表
外 包 03表
财 务 状 况 变 动 表 单位:美元;元
当地币:元、个
___年度 汇率:1美元= 当地币(币名)
━━━━━━━━━━━━━━━━┳━━┳━━━━┳━━━━┳━━━━━━━━━━━━━━┳━━┳━━━━┳━━
流动资金来源和运用 ┃行次┃ 当地币 ┃ 美 元 ┃ 流动资金各项目的变化 ┃行次┃ 当地币 ┃美元
━━━━━━━━━━━━━━━━╋━━╋━━━━╋━━━━╋━━━━━━━━━━━━━━╋━━╋━━━━╋━━
一、流动资金来源 ┃ ┃ ┃ ┃一、流动资产本年增加数 ┃ ┃ ┃
1.本年利润: ┃ ┃ ┃ ┃ 1.现金 ┃ ┃ ┃
加:不减少流动资金的费用和 ┃ ┃ ┃ ┃ 2.银行存款 ┃ ┃ ┃
损失: ┃ ┃ ┃ ┃ 3.有价证券 ┃ ┃ ┃
(1)固定资产折旧 ┃ ┃ ┃ ┃ 4.应收票据 ┃ ┃ ┃
(2)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 ┃ ┃ ┃ 5.应收合同款(已减坏帐 ┃ ┃ ┃
(3)固定资产盘亏(减盘盈)┃ ┃ ┃ ┃ 准备) ┃ ┃ ┃
(4)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 ┃ ┃ ┃ 6.应收销货款(已减坏帐 ┃ ┃ ┃
(减收益) ┃ ┃ ┃ ┃ 准备) ┃ ┃ ┃
小 计 ┃ ┃ ┃ ┃ 7.预付购货款 ┃ ┃ ┃
2.其他来源: ┃ ┃ ┃ ┃ 8.应收公司款 ┃ ┃ ┃
(1)固定资产清理收入(减清┃ ┃ ┃ ┃ 9.应收(预付)分包单位款┃ ┃ ┃
理费用) ┃ ┃ ┃ ┃10.应收内部单位款 ┃ ┃ ┃
(2)增加各种长期借款 ┃ ┃ ┃ ┃11.备用金 ┃ ┃ ┃
(3)增加发行公司债券 ┃ ┃ ┃ ┃12.其他应收款 ┃ ┃ ┃
(4)收回向其他单位投资 ┃ ┃ ┃ ┃13.未结算项目支出 ┃ ┃ ┃
(5)收回债券投资 ┃ ┃ ┃ ┃14.在产品 ┃ ┃ ┃
(6)增加国家基金 ┃ ┃ ┃ ┃15.待摊费用 ┃ ┃ ┃
(7)增加企业发展基金 ┃ ┃ ┃ ┃16.材料物资 ┃ ┃ ┃
(8)其他单位增加投资 ┃ ┃ ┃ ┃17.在途物资 ┃ ┃ ┃
(9)总公司分来的利润 ┃ ┃ ┃ ┃ ┃ ┃ ┃
(10)上级增加拨入资金 ┃ ┃ ┃ ┃ ┃ ┃ ┃
(11)所属交回资金 ┃ ┃ ┃ ┃ ┃ ┃ ┃
(12)所属上交利润 ┃ ┃ ┃ ┃ ┃ ┃ ┃
(13)上级拨入弥补亏损 ┃ ┃ ┃ ┃ ┃ ┃ ┃
(14)货币换算差额 ┃ ┃ ┃ ┃ ┃ ┃ ┃
小 计 ┃ ┃ ┃ ┃ ┃ ┃ ┃
流动资金来源合计 ┃ ┃ ┃ ┃ 流动资产增加净额 ┃ ┃ ┃
━━━━━━━━━━━━━━━━┻━━┻━━━━┻━━━━┻━━━━━━━━━━━━━━┻━━┻━━━━┻━━
财务状况变动表续表一
单位:美元;元
当地币:元、个
___年度 汇率:1美元= 当地币(币名)
━━━━━━━━━━━━━━━━┳━━┳━━━━┳━━━━┳━━━━━━━━━━━━━━┳━━┳━━━━┳━━
流动资金来源和运用 ┃行次┃ 当地币 ┃ 美 元 ┃ 流动资金各项目的变化 ┃行次┃ 当地币 ┃美元
━━━━━━━━━━━━━━━━╋━━╋━━━━╋━━━━╋━━━━━━━━━━━━━━╋━━╋━━━━╋━━
二、流动资金运用 ┃ ┃ ┃ ┃二、流动负债本年增加数 ┃ ┃ ┃
1.利润分配: ┃ ┃ ┃ ┃ 1.短期借款 ┃ ┃ ┃
(1)分给其他单位的利润 ┃ ┃ ┃ ┃ 2.应付票据 ┃ ┃ ┃
(2)分给分包单位的利润 ┃ ┃ ┃ ┃ 3.预收合同款 ┃ ┃ ┃
(3)拨付所属弥补亏损 ┃ ┃ ┃ ┃ 4.预收销货款 ┃ ┃ ┃
(4)应交所得税 ┃ ┃ ┃ ┃ 5.应付购货款 ┃ ┃ ┃
(5)交上级利润 ┃ ┃ ┃ ┃ 6.应付工资 ┃ ┃ ┃
(6)交主管部门利润 ┃ ┃ ┃ ┃ 7.应交税金 ┃ ┃ ┃
(7)提取发展生产基金 ┃ ┃ ┃ ┃ 8.应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 ┃ ┃
(8)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 ┃ ┃ ┃ 9.应付公司款 ┃ ┃ ┃
(9)提取职工奖励基金 ┃ ┃ ┃ ┃10.应付分包单位款 ┃ ┃ ┃
小 计 ┃ ┃ ┃ ┃11.应付内部单位款 ┃ ┃ ┃
2.其他运用: ┃ ┃ ┃ ┃12.其他应付款 ┃ ┃ ┃
(1)购建的固定资产 ┃ ┃ ┃ ┃13.预提费用 ┃ ┃ ┃
(2)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 ┃ ┃ ┃14.职工福利基金 ┃ ┃ ┃
(3)增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 ┃ ┃15.职工奖励基金 ┃ ┃ ┃
(4)偿还各种长期借款 ┃ ┃ ┃ ┃ ┃ ┃ ┃
(5)偿还公司债券 ┃ ┃ ┃ ┃ ┃ ┃ ┃
(6)增加向其他单位投资 ┃ ┃ ┃ ┃ ┃ ┃ ┃
(7)增加债券投资 ┃ ┃ ┃ ┃ ┃ ┃ ┃
(8)减少国家基金 ┃ ┃ ┃ ┃ ┃ ┃ ┃
(9)减少企业发展基金 ┃ ┃ ┃ ┃ ┃ ┃ ┃
(10)增加拨付所属资金 ┃ ┃ ┃ ┃ ┃ ┃ ┃
(11)交回上级拨入资金 ┃ ┃ ┃ ┃ ┃ ┃ ┃
(12)货币换算差额 ┃ ┃ ┃ ┃ ┃ ┃ ┃
小 计 ┃ ┃ ┃ ┃ ┃ ┃ ┃
流动资金运用合计 ┃ ┃ ┃ ┃ 流动负债增加净额 ┃ ┃ ┃
流动资金增加净额 ┃ ┃ ┃ ┃ 流动资金增加净额 ┃ ┃ ┃
━━━━━━━━━━━━━━━━┻━━┻━━━━┻━━━━┻━━━━━━━━━━━━━━┻━━┻━━━━┻━━



1988年10月2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法的本质的再认识
——试论经济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之一

傅 孙 满

关于法的本质的认识,是与法的定义有关的。在法学的发展历史进程,不同的法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法进行了各种的定义,并由此而得到不同的有关法的本质的定义。传统上我们把它们分为两大类: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和非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一般地讲,非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多从法的本体、本源以及作用等角度来揭示法的含义,没能深入揭示法律应有的本质特征,具有形式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特点。如美国法学家格雷就说,法只是指法院在具体判决中所规定的东西,法规、判例、专家意见、习惯和道德只是法的渊源,当法院作出判决时,真正的法才被创造出来。这是他从美国这个实行判例法的国家实践中所得到的认识。在他那里,法是无序的,不确定的,只有到法院作出判决才创造出法。显然,这是将法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混淆了,所以未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更有的把法律主张成是上帝的意志,那就更不足为一谈了。马克思主义法学观认为,“占统治地位的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1]“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就是法律”。[2]并进一步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资产阶级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资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此所得出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定义可以概括为: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行为规范体系。因此,法的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以后经过一番争鸣,又把社会性也确认为法的本质属性。这一看法一直被我们视为对法的本质的经典定义,在广大教科书中加以确认。但现在也有人认为,这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揭示法的内涵,与从法的本体、本源、作用等角度来讲都只是一种学说意义,它并没有从法学的角度去揭示法的本质。因此,在法的本质这一课题上,我们尚可以有所作为。很显然的,要正确认识法的本质,首先应正确认识法以及它的性质、作用等,才可能全面揭示法律应有的内涵。
一、法是怎么产生的
要正确定义法,从而正确定义法的本质,就应该了解法是什么东西。这就要谈及法的起源问题。那么,法是怎么来的?它什么时候产生呢?唯物主义认为,法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恒不变,它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也会在一定条件下走向消亡。马克思主义以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为标准,把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关于原始社会,现在有各种不同的认识。我们无从认识它的真相。但从先哲们对现存各土著居民的研究,以及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推测原始社会的应有状态,这个原始社会,与任何一个社会一样,要想得以正常存在和发展,都需要社会调控。这点已无争议。我们所存惑或争议的地方在于,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控机制是什么样的,是法吗。现在比较受认同的观点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由此决定了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群居特征以及实行原始的共产主义平均制(“原始共产主义”在现在也遭到了怀疑,但这仍没有影响我们对原始社会的一些认识,即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要通过协作来谋求生存。因此我仍使用“共产主义”的词语),这是出于保障每个氏族成员生存权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就慢慢形成群居社会的一些习惯,如禁止氏族内部通婚、分工协作、血亲复仇等。就如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原始人不仅被塑造成守法公民的模范,而且顺应着他本能冲动的自然方向倾向,遵循着其部落的所有规章制度和戒律,已成为一条公理。可以这样说,在他前进的路上,他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行。”[3]“原始人——有资格的人类学家们当今所做的判断——对传统和习俗深怀敬意,并自觉地遵从它们的命令。”[4]由习惯而来的秩序和管理也相应产生,尽管它简单,尽管它没有专门从事管理的(这点对我们很重要,它能够说明我们后来的制度源于此),如参加宗教仪式、议定对外关系,就需要有人组织,有人主持,等等。因此,在原始社会是存在协调处理氏族内外事务的威权系统的,那就是由氏族议事会和氏族首领共同构成的,他们没有特权,所有的权威来源于他们的勇敢、智慧,但其他成员必须尊重他们,否则会招致整个氏族的反对。由此,整个氏族就给每一位成员施加了压力,形成了议事会真理和首领与成员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这些首领构成了氏族里的“氏族老大”,就跟我们今天农村社会中的“乡里老大”一样,尽管他们没有特权,却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的言行具有比其他人权威的特点。因此讲,从人类群居生活开始后,人类社会就始终存在威权系统。只是在原始社会,它没有也不可能以暴力机器来维护其权威,而是靠整个氏族成员的信赖。里弗斯博士指出:“在诸如美拉尼西亚这样的民族中,存在着一种群体情感,它使权力的行使不必借助任何特定的社会机构。恰恰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它使部落公有制的协调运转成为可能,并能确保群体性关系体制具有和平性。”[5]
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使个体劳动成为可能,生产有了剩余后,形势发生了急遽的变化。在生产有了剩余后,处于威权体系中的人具有凭优势地位占据剩余产品的可能性。同时当个体劳动成为可能时,人类的活动领域和活动范围便极大扩展。这个阶段,应该有一个从大群居分化为小群居的过程,换一个角度讲,也就是利益集团数量的扩大,以及由群居所引起的感情的疏远,不同集团的人之间不再以情感血缘而以利益来确定彼此的交往关系。这也意味着,在交往增多的同时,人们的冲突机会也相应增多,比如交易不平等、违反氏族禁令或者氏族冲突等问题。在情感血缘关系存在的氏族里,没有人敢于奴役本氏族成员,但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个体劳动除了满足自己需要外尚有剩余的情况下,通过发动战争可以占有战俘这种纯获利的工具,于是吞并战争经常性的发生。人们又从因生产力发展而有可能的分居重又回到同样是因生产力发展但却为了争夺剩余产品而统合的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了从分到合的另一个阶段。当然,这种结果要归功于前期的分居所引起的淡化情感、血缘关系的结果。
需要关注的是,当战争和战俘出现后,专门的管理就成了必要,专门的管理人员也就应运而生了。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劳动产生了剩余价值所引起的可能,另一方面是防范战争和管理战俘的需要。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员存在,战争是没有意义的,战俘也不成其为战俘,因为他们是自由的。所以说,在离奴隶社会形成的很早时期的氏族战争年代,专门的管理人员就已经存在了。这可以进一步合理的解释,货币、生产工具(如石头、铁具等)这些事物也应是早于奴隶社会而在不同氏族之间存在的(这些东西是形成国家的基础),因为这时候相应地产生了交换劳动产品和赎回被捕氏族首领或成员等行为。
当货币作为交换生产生活资料的标准时,货币就成了财富的象征。这时货币就把社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通过纯粹的商品交换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货币,从而可以购买别人的剩余产品。这时候,有两种可能的情况出现,一种是比较强壮、能生产更多劳动产品的人再次从社会中相对独立起来,凭自己的强大劳动创造更多的剩余,从而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这次独立造成氏族内部的分裂,即穷人和富人 ,由这种贫富扩大所引起的结果是可以形成氏族成员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另一种是管理人员由于不再从事劳动而由氏族成员供养,这就意味着这些人不从事劳动而能拿氏族的生产生活资料。同时由于他们掌握着管理战俘的权力(即他们掌握着暴力工具),他们有侵吞集体财产的机会和能力,可以借着管理之名通过侵吞集体财产也成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这样就在整个社会形成四种对象三个阶层:富人(包括商人和管理人员)、贫民、俘虏。暴力和金钱(代表是商人和管理人员)终于走在了一起,就是到这个时候,国家才应运而生。一方面是债权人对债务人借鉴了管理俘虏的机制,把自由的负债人沦为俘虏的地位。另一方面,管理人员通过暴力的行使维护了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和对集体财产的侵占,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使社会分裂为两个对立阶层的机制,即对贫穷氏族内部成员也实行暴力使之处于俘虏的地位的机制。这样,在氏族内部和外部,暴力成为普遍适用的事物。氏族也就不再是维系其成员和平共处的体系了,它瓦解了,需要有新的机制来代替它。
基于利益上的暴力和不当侵占,引起了氏族成员的不满和反抗,使氏族内部丧失了和平的内部协调解决问题的机制。对抗暴力的是暴力,以利益为基础的暴力对抗代替了以情感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内部对抗,氏族也就彻底瓦解,代之而起的只能是以暴力维持社会秩序为基础的社会运行机制。而原来处于这个威权系统的管理人员,由于他们已成为不劳而获的阶层,且手中掌握暴力机器,也就自然地转为统治人员,原来协调运行机制也相应地转为暴力运行机制。列宁明确指出,国家是“系统地采用暴力和强迫人们服从暴力的特殊机构。”国家的实质就是阶级的专政。“专政就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整个社会实行统治,而且是直接用暴力来统治。”统治阶级所以要依靠国家对敌对的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它的经济统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国家官吏“作为日益同社会脱离的权力的代表,一定要用特别的法律来取得尊敬,由于这种法律,他们就享有特殊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地位了。” 当以暴力为依赖的管理统治系统存在,当奴隶从公有奴隶转变为富人也可以购买的私有奴隶,即个人而不是组织可以奴役个人时,国家已经形成了。法也随之而来。所以我们知道,法是暴力的产物,是掌握暴力机器的阶层强迫人们承认和接受这一阶层优势地位的工具。它是适应以暴力而不是协调维持社会秩序为基础的社会运行机制而产生的。
二、法的本质是什么
以上关于法的起源的辩析,必然地要进一步引起我们对法的本质的再思考,这是两个息息相关的课题,弄清法的来历有助于我们理解法的本质,而弄清法的本质就有助于推进我们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
传统法理学,把法的本质概括为两点:阶级性和社会性。很多人认为,法是与国家同生同灭的,它本质上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事物。我不赞同。法是在国家产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才逐步产生完善。初期的国家里,人们所遵循的还是原始社会所形成的习惯和一些道德规范,只是这些规范后面所依赖的已不是协调而是暴力,即社会秩序是依赖于暴力的辅佐的。而处于有权使用暴力的集团,也完成了他们的蜕变,他们不再是秩序的协调者而是暴力的行使者,但他们宣称他们是民意的代表,是法律的执行者。因此,作为利益代表的管理集团,从来只是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表,但由于他们拥有经济优势和暴力机器,他们可以这样宣称并迫使人们服从,这就使法从一开始便带上暴力工具和利益(阶级)冲突的烙印,这就是法与生俱来的阶级性。对于法的阶级性,我一向是赞同的,就如我上面所述,国家是不平等的产物,它的基础是暴力,其所使用的手段和工具即法律必然要以其意志为意志,符合其统治需要,因此的法的本质之一就是阶级性。但要指出,我们了解阶级性是法的本质之一,不是要把法律或对法律的研究陷入政治或政治学当中,那就脱离法的本意而引发误导,而在实践上则可能是灾难性的。明白法的阶级性本质,意义应在于:一是它只是统治的一种工具,并不具有诸如正义、平等、公平等修饰词与之相配。正义、平等、公平只是在统治允许的范围内的一种奢侈品,是相对的。二是表明法律是主观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往往在它与事物的规律性进行联系时混淆了起来,我们常看到的表述是法的内容是由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我总认为这种表述不妥,且在事实上形成了误导,让人们以为法具有规律性,进而把它与规律几乎等同起来,这种认识与中世纪的欧洲的“君主不能犯”同义。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符合客观规律的法律是长久的,但出于统治的需要,法律完全可以抛开任何规律而唯心制定。所以,我认为认识法的阶级性的意义在于警醒我们,当我们所遵循的法律是违背客观规律时,我们应义不容辞地去修正它,否则我们的苦难将接踵而至。
而对于法的社会性,我不赞同。我认为法没有社会性。这似乎难以立论,那且让我们看看关于社会性的理论再说。人们通过对成文法的比较认为法具有社会性,他们指的是法所具有的一些形式上的共同性,如反映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反映对法律程序或形式的认同等等,这些似乎说明法律的社会性,可是恰恰错了,这些认识,正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表现,就这一层面得出法具有社会性我觉得难以认同。这一认识把本质和形式的差别抹杀了,进而使自己迷失了方向。本质的东西是不变的,所以一种事物能成其为这种事物。而形式的东西是可变的,如习惯法与成文法的不同、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不同等。因此,所谓社会性的认识显然是形式的,是不足取的。真正的本质的东西是在这些共同形式的后面。那么,它是什么?
我认为,法律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同性,是其经济性的表现,因此,经济性才是法律的另一个本质。作为阶级统治工具,法律不是唯一的,而只是一种选择,诸如道德、习俗等也都自发地起着维护统治的作用。道德和习俗等事物是在血缘关系时代所形成的,它们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和日常生活当中,为人们所认同和自觉维护。统治阶段只能对它们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法律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的,他们可以自由左右。就“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个表述看,除了阶级性,法还有工具属性,从习惯而来的习惯法直至后来的成文法,作为维护秩序的手段,都是越是广泛性、普遍性则价值越高,因为广泛性、普遍性的事物较易为人们所接受,维持秩序的阻力就越少。法律之被选为统治工具,是因了它的明确性、周知性,而之所以具有相同性,则是因了经济性的考虑:一则是其符合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而可借鉴,再则是其他国家已经实践证明是可用的,这些都为统治节省了成本。我们从法的起源说到现在,都表明着对于经济性的考虑始终影响着法的抉择和法的制定,毫无疑问,经济性而不是社会性,是法的本质之一。从我们现在可以理解的角度看,习惯正因为它的广泛认同性和普遍遵循性而被暴力集团所认可,这是出于利益的考量来决定的。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沿袭性。经历漫长原始社会所形成的各种习惯,已经成了维护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普遍规则面得到人们的遵循。特别是不同氏族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习惯,则更是成为不同氏族的标志和他们的骄傲而备受信仰,原始社会的人甚至赋予这些规则“神创”的地位。这种迷信和习惯得到了人们基于自然的延续认可,成为不同集团所共同遵守的规矩。在国家形成以后的很长时间直至今天,这种基于自然迷信及其所形成的习惯仍得到人们的遵循并有所创新,成为约束人们思想和言行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是习惯的广泛认同性和普遍遵循性,使他们具有低成本、便利性的特点而被暴力集团所认可。我们看到,在利益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暴力代替了协调后,习惯被改造成习惯法推上了历史舞台充当社会秩序的调制器。
还需进一步论及的是,随着人们思想进步以及生产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文字,习惯法就进一步发展为成文法。姑不论两者的优劣,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为什么有这样的发展?这与法的本质是否有关联?就我理解,这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毕竟从原始社会继承来的习惯是有限的,而生产的大发展和人们的大交往产生了诸多的新事物、新情况、新矛盾,这就给暴力集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课题。这时候,就真的出现需要个别调整的问题,但是这种个别调整无法辅以暴力而只能辅以协调,因为这种问题无先例可循,不可冒然处之。而随着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大量涌现,暴力集团就觉得有必要迅速全面地将这种个别调整告之全民以求周知,从而成为人们的生活生产习惯而一体遵循。这样子,在个别调整成为人们普遍的行为习惯和共同认识后,便又可以将它纳入以暴力为保障的框架了。毕竟,暴力的行使必须有一定的理由才可以堵住人们的嘴(不一定可以服众),哪怕这理由是假的,它也得编一个。这就在暴力集团形成共识,即他们急于把对新事物新情况的个别调整推广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从而可以大大减少人们的抵触性,进而更好地维持既得利益秩序。在文字产生以后,文字的优越性便成了暴力集团选择以文字来推广个别的调整的主要原因,成文法也就因此而产生。此后,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普及,成文法也越发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直至今天。
因此,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这一法的发展进程,都显示着一条主线,即法的经济性和确定性(其本质也是经济性的体现)是法赖以存在并为统治阶级所选择的根本原因,它构成了法的本质特征之一。
三、确定法的经济性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论述,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经济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之一,而且应该是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它在实践上将产生天壤之别。确立了法的经济性,将可使我们抛开阶级性这个前提性的、却无实践意义且争扰不休的课题,而把我们的美好时光和有限精力投入于对法的经济性的研究,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对法律的投入、法律自身的成本、法律执行的预算、法律的效益等实效性问题,从而使我们对法律的研究和实践沿着它本应的正确方向前进。假使如此,我们必将迎来一个法治昌明、安居乐业的时代。
而令人欣喜的是,这种曙光和火苗正在燃烧和升腾。

参考文献:

《马恩全集》
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协定(黄埔港项目)

中国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协定


(黄埔港项目)
(签订日期1988年6月22日 生效日期1991年6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称“借款人”)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以下称“银行”)于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二日签订本协定。
  鉴于(A)借款人确信于本协定鉴订的同日借款人与国际开发协会(以下称“协会”)签订的开发信贷协定(下称“开发信贷协定”)的附件2中所述的本项目的可行性及重要性,要求银行对本项目提供资助;
  (B)借款人要求协会对本项目另外提供资助,并且,协会通过开发信贷协定同意提供本金总额相当于一千九百八十万个特别提款权(SDR19 800000)的这种资助(以下称“信贷”);
  (C)借款人和银行意在用本协定所提供的贷款资金支付之前,尽可能地用开发信贷协定所提供的信贷资金支付项目所发生的费用;
  (D)本项目将在借款人的帮助下由广州港务局(以下称“港务局”)执行。作为这种帮助的一部分,借款人将使港务局得到本协定所提供的贷款资金和开发信贷协定所提供的信贷资金;
  鉴于银行同意,特别是以上文为基础,按照本协定以及协会、银行与港务局在同日签订的项目协定所规定的条款和条件向借款人提供本贷款;
  本协定的缔约双方现协定如下:

  第一条 通则和定义
  1.01节 银行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实施的《贷款及担保协定通则》(简称《通则》),除了删去其3.02节中最后一句以外,是组成本协定整体的一个部分。
  1.02节 本协定中使用的一些词汇,除上下文另有要求外,其含义与在《通则》和开发信贷协定以及适用于开发信贷协定的《通则》中所作的解释相同。而“开发信贷协定”一词系指在本协定签订的同一天借款人和协会就本项目签订的协定,该协定同样可以随时修改;此词义也包括协会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实施的,适用于该开发信贷协定的“开发信贷协定通则”,以及所有补充开发信贷协定的附件和协定。

  第二条 贷款
  2.01节 银行同意按照本贷款协定所规定和提及的条款和条件,向借款人提供以多种货币计算的总额相当于六千三百万美元($63000000)的贷款。
  2.02节 本项贷款资金可以根据开发信贷协定《附件1》的规定从《贷款帐户》中提款,以支付已发生的(如经银行同意,亦可用于支付将发生的)、本项目所需的、并应从本贷款资金支付的商品和服务的合理费用。
  2.03节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或银行另定的更晚的日期将是提款截止日期。银行确定的更晚日期,应及时通知借款人和港务局。
  2.04节 借款人对尚未提取的贷款本金应按百分之零点七五(0.75%)的年率,按时向银行交纳承诺费。
  2.05节 (a)对于已提取而尚未偿还的贷款本金,借款人应在每一个“利息期”按年利率及时交付利息。此项年利率为0.5%加上该利息期开始前刚结束的上一个“半年期”的核定借入款费用。
  (b)银行根据实际可能,在每一个半年期终了后,及时将本半年期的“核定借入款费用”通知借款人。
  (c)在本节中使用的词汇;
  (i)“利息期”,系指本协定第2.06节中规定的每一日期开始的六个月时期,包括本协定签订之日在内的“利息期”。
  (ii)“核定借入款费用”,系指:银行于一九八二年六月三十日以后已提取而未清偿借入款的费用,由银行以合理确定的年利率表示之。
  (iii)“半年期”,系指按日历年计算的前六个月或后六个月。
  2.06节 利息和其他费用须每半年交付一次,交付日期为每年的四月一日和十月一日。
  2.07节 借款人应按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分期还款表偿还货款的本金。
  2.08节 港务局被指定作为借款人的代表,根据本协定2.02节和《通则》第五条的规定进行所要求的或允许的任何活动。

  第三条 项目的执行
  3.01节 (a)在本节(b)段的条件下,开发信贷协定的2.02节(b)段,3.01节,3.02节,4.01节以及相应的附件1、2、3、4均应纳入贷款协定,并对上述节段(除3.01节(b)段外)及附件2和3作如下相应的修改:
  (i)“协会”一词应读作“银行”;
  (ii)“信贷”和“信贷帐户”应读作“贷款”和“贷款帐户”;
  (iii)“本协定”一词应涉及开发信贷协定。
  (b)只要是根据开发信贷协定所提供的任一部分信贷资金仍为未付款项:
  (i)协会根据本节(a)段所列举的开发信贷协定的任一节和任一附件,以及根据开发信贷协定的2.02节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包括给予的批准,均应视作是在协会和银行的名义下、代表协会和银行所采取或给予的;
  (ii)借款人根据开发信贷协定中的上述任何一节的规定向协会提供的全部资料或文件应视作是向协会和银行两家提供的。
  3.02节 银行和借款人因此同意:《通则》第9.04节、9.05节、9.06节、9.07节、9.08节和9.09节中所规定的责任(关于保险、货物和服务的使用、计划和进度表、记录和报告、维修和土地征购等),应由港务局根据《项目协定》2.03节来承担。

  第四条 银行的补救措施
  4.01节 根据《通则》6.02节(k)段,补充规定以下事项,亦即开发信贷协定5.01节所述事项。
  4.02节 根据《通则》7.01节(h)段,补充规定以下事项,亦即开发信贷协定5.02节中所述事项,但该节中无论何处出现的“协会”一词在此处均应读作“银行”。

  第五条 生效日期;终止
  5.01节 在《通则》第12.01节(c)段的含义范围内,规定下列内容作为本贷款协定生效的附加条件:
  (a)借款人的国务院已经批准了贷款协定;
  (b)那些与本协定生效有关的条件以外的开发信贷协定生效所需的一切先决条件均已具备。
  5.02节 本协定签字后的九十天(90)作为《通则》第12.04节中所要求的日期(生效截止期)。
  5.03节 如果开发信贷协定在本协定终止之前终止,本协定中涉及的开发信贷协定的规定应在借款人与银行之间继续实施并有效。

  第六条 借款人的代表,地址
  6.01节 除本协定2.08节规定者外,根据《通则》第11.03节的要求,借款人的财政部长被指派为借款人的代表。
  6.02节 根据《通则》第11.01节的要求,确定以下地址:
  借款人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三里河 财政部
  电报地址: 电传号码
  FINANMIN 22468 MFPRC CN
  Beijing
  银行方面:
  美利坚合众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20433
  西北区H街1818号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电报挂号: 电传号码:
  INTBAFRAD 440098(ITT)
  Washington,D.C. 248423(RCA)或
  64145(WUI)
  本协定的缔约双方,通过其各自正式授权的代表,于前述日期,在美利坚合众国哥伦比亚特区,就本协定以各自的名义予以签署,以昭信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受权代表              亚洲地区代理副行长
    钱永年              沙希德·贾维德·伯基
   (签字)                 (签字)